四时调阳护健康

2023-08-11 10:07:36 来源:个人图书馆-mjx1234图书馆

受访专家: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陈新宇


(相关资料图)

本报特约记者 陈 双

“大道至简,阴阳之道就是至简之道。”这是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陈新宇教授学术思想的核心。阳气在生命中充当着重要角色,他创新性提出“四时调阳”治未病的理念,完善了中医药在“亚健康——疾病(包括急症、重症)——慢病”这一疾病全过程的防治结合、医养同调理论体系。“四时调阳”不同于一味补阳,而是调阳流转,或温阳化气,或潜阳密固,谨候其时以调之。本期,《生命时报》特邀陈新宇教授谈谈他的调阳之道。

《易经·系辞》曰:“一阴一阳谓之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陈新宇表示,自然界中,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称为“四时”。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均是阴阳消长推移的结果,继而形成春生(万物苏醒、阳气始生)、夏长(生机蓬勃、阳气旺盛)、秋收(硕果累累、阳气收敛)、冬藏(银装素裹、阳气固藏)的自然规律。天地均以“四时”运转,不单指季节变化,而是一个普适的周期规律,一日、一月、一年、一甲子(表示60年)等均可分为四时。

同样,“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全周期同样遵循四时规律。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应春生,青年继续发育至盛壮应夏长,中年身体已极并有下降趋势应秋收,老年身体渐衰而至死亡应冬藏。不同阶段的生理状态、易患疾病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均有不同。意思是说,疾病不是单一静止不变的,而是随时间推移变化的动态演变过程,整个周期亦遵循四时变化规律。故在治疗时,应截断扭转,以促恢复。举例来说,疾病初期是“生”,疾病发展或邪气渐深是“长”,恢复或转慢性是“收”,痊愈或死亡是“藏”。

此外,疾病与机体的抗邪状态密切相关,而人应四时而变,故疾病亦随四时状态而呈现加重或减轻的情况。比如,各种疾病,病人大多是早晨感觉神气清爽,白天安静,傍晚病情加重,夜间最严重;季节性抑郁症,秋冬季容易发作,春季完全缓解或转成轻躁狂;秋冬季节,是心衰患者的高危险期。“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人居天地之间,健康状态、情绪变化等同样会受到天地四时的影响。以一日来说,平旦(天亮时)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入夜则藏于内。

“平人者,不病也”。陈新宇表示,中医称健康人群为“平人”,即阴阳平衡、没有太过与不及的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主动,阴主静,阴阳二者之间的运动变化,均以阳气运动为主导,正如万物的生长均靠太阳。“阴阳之要、以平为期,故四时周期中的阴阳变化,关键在于阳气的运转变化。”陈新宇强调,养生治病当重视阳气的作用。阳气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整个生命进程均由阳气推动,若阳气运动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辨识与评测机体目前阳气状态,分析疾病病变过程,结合一年、一月、一日以及一生阳气四时变化趋势,综合予以调摄阳气及机体方案,就是“四时调阳”理念。

阳气的生、长、收、藏亦是解开生命的密码,主导着生命的生、长、壮、老四个阶段。新生儿阳始生,青少年阴阳趋于平和稳定,壮年阳气盛满,老年人阳已衰、阴渐盛。《黄帝内经》记载: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即张扬发散之意。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或多或少承担着各种压力,很多人生活习惯不好,作息也不规律,这些持续且不加节制的烦与劳,终致扰乱并耗散人体的阳气,直接威胁身体健康。陈新宇教授表示,大家要树立一日、一月、一年、一生的四时节律养生意识,进行适当调摄,以达到“阳气调和”状态。

春天,顺应升发之气。夜卧早起,悠然自得、无拘无束,多食蔬菜,多运动,轻松活泼,可配合推拿手法舒展筋骨、升发阳气。

夏天,顺应充盛之气。晚睡早起,适当午休,饮食清淡,克制情绪、舒缓情志、调畅心神,可配合“三伏贴”温阳驱寒、调和阴阳。

秋天,顺应收敛之气。早睡早起,垂钓怡情,种花养性,散步旅游,增强体质,可配合食用梨、枇杷、百合、蜂蜜等药食同源之品养阴生津、润燥养肺。

冬天,顺应潜藏之气。早睡晚起,避寒就温,保暖护身,食宜温补,神情内藏,清心温静,可配合泡脚、艾灸等温经散寒、顾护正气。▲

上一篇:

2023年8月11日北京市莲藕批发价格行情

下一篇:

2023年8月11日北京市莲藕批发价格行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