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焦点丨赛出海南科创力量
原标题:自贸港·焦点丨赛出海南科创力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海南日报》2023年8月22日A05版版面图
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海南省“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秉承“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机制”的办赛理念,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创业者提供平台,吸引了众多核心技术人才来到海南创新创业。
许多参赛项目不仅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且与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定位和需要相契合,在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中起到了纽带作用。
当前,随着自贸港政策优势与红利持续释放,海南科技企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百米赛道,分秒竞输赢;棋海博弈,落子定成败。创新创业的力量,如何分高下?
8月18日,海口,海南省第九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开启最后的较量。持续2个多月的比赛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483个项目“高手过招”,比能力,比潜力,最终27个项目入围决赛。
作为海南本土科技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比赛,“科创杯”自2015年举办首届以来,影响力不断扩大。从最初126个企业项目报名参赛,到本届的483个,增长的数字一方面直接印证着赛事吸引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海南的科创“细胞”——科技企业越来越活跃。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省第九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比赛现场。记者 姚皓 摄
赛场:也是创客梦工厂
省内企业和创客团队、外资企业竞相参赛,共享自贸港新机遇
“87.19分!”海南省第九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掌声热烈,华健生物设计(海南)有限公司以“新型骨科植入物及表面改性技术”项目,获得“科创杯”初创组第一名。
该公司致力于发掘、培育早期的医疗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帮助项目尽快实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其参赛项目主要技术——光功能化技术,能让处理后的植入物具备超骨整合效应,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填补了全球相关领域的行业空白。
这是海南举办的赛事,但其影响力已不局限于本土企业。本届“科创杯”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除海南企业和创客团队的关注和积极响应外,还有来自新加坡、俄罗斯、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的43家外资企业报名参赛,彰显了海南自贸港强劲吸引力。参赛项目中,“行业率先”“国际先进”“技术颠覆”的项目不在少数。
“我们的水下机器人产品主要用于船舶及其他海洋设施的水下清理,相信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加快推进,港口及船舶的相关需求会越来越多。”比赛现场,日资企业海南铋晟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珊信心满满地介绍公司业务。
海南铋晟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落户海南,是一家专注于研制“作业级水下智能装备”的高科技公司,技术团队人员来自东京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科研团队。目前,这家“年轻”的公司已经将业务推广覆盖海南全岛。
选择到海南创业,黄珊和团队看中的是海南在营商环境、科技创新方面给予企业的大力度政策支持,以及自贸港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第一次参加省级科技创新赛事,让黄珊没想到的是,这次比赛可谓“神仙打架”,她充分感受到大赛释放出的“鼓励创新创业”的信号。“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横向学习机会,一路走来,我们从其他参赛项目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她说。
统计数据显示,9年来“科创杯”累计组织发动参赛企业超过3000家、参赛创业者超过6000名,参赛项目总产值达到100多亿元。大赛已成为高水平、高规格的竞技场,在海南自贸港上绘就出一幅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创新创业创造画卷。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创杯”秉承“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机制”的办赛理念,以挖掘、培养和服务科技创新企业为主要使命,致力于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创业者提供平台,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深度对接交流,吸引了越来越多核心技术人才来到海南创新创业。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省第九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初赛在海口复兴城举行。通讯员供图
赛事:成为产业蓄水池
参赛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契合海南自贸港发展需要
拿什么项目来参加比赛?“肯定是公司最拿得出手的‘当家’业务。”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超直言。
梳理历年“科创杯”参赛项目可以发现,许多项目不仅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且与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定位和需要相契合,在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中起到了纽带作用。
在海南省第七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中,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以“海水稻-中国新饭碗”项目获得了成长企业组一等奖。该项目诞生于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包含对海水稻进行特异种质资源利用、功能基因挖掘、新品种选育、栽培模式与技术研究、盐碱滩涂地生态修复和盐碱稻功能食品开发等内容。
王世超介绍,团队的研发人员来自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海南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均是海水稻业内的知名学者专家。当下,他们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有2万余亩地,每年春秋两季代繁代制水稻良种达1000至1200万斤,每年为国家增产粮食2.5至3亿公斤。
“参赛前,‘海水稻—中国新饭碗’项目已有30多年的研究和产业推广基础,在全国10多个省份建有海水稻基地。”王世超说,他们通过多年研发改良,使得海水稻亩产量从最初的100多公斤提升到540.49公斤。
除了研究海水稻的种植技术以外,王世超团队还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开发了多种海水稻深加工产品,目前已有海水稻米饼、蛋糕、米粉、米酒等40多种产品。“借助比赛,项目得到了进一步宣传和推广。”王世超表示,未来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以项目赋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
有的项目聚焦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有的项目则致力于发掘新产业蓝海,成为海南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就今年的比赛而言,参赛项目整体呈现出技术创新驱动性强、市场化落地能力好、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相较往届,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涉及领域更为广泛,企业参与度更高,体现了海南自贸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今年比赛中获得成长企业组三等奖的海南快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水产养殖产业10余年,是一家专注水产数字化服务,为水产行业提供数字化管理工具和智能化设备的服务型、科技型、赋能型的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AIAQUA机器视觉技术点苗器,采用先进的AI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能一键点苗,简单快捷,精准率高达98%,适用于各类苗场、标粗场和养殖场。该公司负责人张甲腾说,经过市场验证,产品上线后已累计服务2000余家企业,为水产行业升级不断赋能。
一系列优质的参赛项目有效促进新业态培育,正成为推动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省第九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复赛。通讯员供图
赛制:打开科创新格局
扶上马、送一程,助力优秀项目在海南落地开花、创新发展
参加比赛的企业能获得什么?最直观的是物质奖励——对获得成长组一、二、三等奖的企业,大赛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获得初创组一、二、三等奖的企业则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
实际上,“科创杯”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远不止如此。“大赛建立了‘赛马场上选骏马、市场对接配资源’的赛事机制,聚集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等多方力量共同支持参与科技创新创业,为参赛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和培训、成果孵化服务、专属金融服务、投融资机构对接服务、媒体宣传展示服务等多元化服务。”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赛后,省科技厅还将联合相关部门提供跟踪服务,根据优秀参赛项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举办投融资对接活动,优先向创业投资机构推荐,并在入驻孵化园区、银行贷款、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推荐、支持,助力优秀创业创新项目在海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创新发展。
政府支持有力促进企业发展。这一点,海南飞行者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鋆深有感触。在2022年举办的海南省第八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该公司以“协同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无人机”项目获得大赛成长组一等奖。
“公司从最初难以入围大赛,到不断打磨项目,最终获得一等奖,参赛的历程也是公司成长的缩影。”陈鋆直言,政府政策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能够积极将创新产品推向市场,推向产业化。
企业是创新主体。近年来,在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背景下,除了“以赛促业”,海南还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培育科创型中小企业和入库高新技术企业,扩增量、提质量,组织认定领军企业、瞪羚企业、种子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精英梯队”,并健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机制,发挥“琼科贷”补偿金作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海南已形成科技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现代金融服务同频共振,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省各有关厅局与市县及园区共同推进的科创新格局。”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自贸港政策优势与红利持续释放,海南科技企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南将持续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加快构建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创新生态,加快中小科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邱江华)